向死而生
每周分享第 18 期
向死而生
作為一個追劇近 10 年的死忠粉絲,一直不解為何劇組要將這部劇的標題命名為 Game of
Thrones(權力遊戲),而不是原作小說的書名「冰與火之歌」?
直到 2013
年的某一天,當時的《權力遊戲》還只停留在第三季的進度,我就被知乎這篇「《冰與火之歌》為什麼取名叫『冰與火之歌』?」的一則回答給驚豔住:
A Son(瓊恩·雪諾)g of Ice(萊安娜·史塔克)and Fire(雷加·坦格利安)
要知道雪諾的身世之謎,可是一直到 2017 年第七季的最後一集《The Dragon and the Wolf》才被公諸於世。由此可見這個伏筆埋得之深,想必連劇組自己當初也沒想到。
所以相比之下,我其實是更喜歡「冰與火之歌」這組命名的。
但隨著知識的長進,接觸了更多人情世故之後,我漸漸能理解為什麼要叫《權力遊戲》。
撇除「電影要比小說更貼近大眾」這個理由之外,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活動,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次的「權力遊戲」。
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書名中的「Games」除了可以翻「遊戲」之外,也可以譯作「博弈」。
那麼「有限與無限的博弈」是什麼意思呢?
本書作者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活動都看作是一次次的博弈。
其中大部分的活動是「有限」的博弈,小到下棋、跟人吵架,大到經營一家企業、發起一場戰爭等等。這種博弈有個特點,那就是以「取勝」為目的,這也是為什麼叫有限遊戲,因為贏了就結束了,只有輸贏一種結局。
還有一種「無限」的博弈,這種博弈是以「延續」為目的,例如:婚姻、文化、宗教還有生命等等,在延續的過程中會產生出無數種可能的結局。
這種世界觀有什麼用呢?它可以解答一個人類的終極問題:
人的一生該怎麼過?
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意義的。人要是死了,一切都是白談,所以「生命」這個無限遊戲想必是最值得追求的。當我們把時間維度放大到生死邊界的時候,該追逐什麼就一目了然。
玩有限遊戲時的一次次成敗,不過是我們人生中的某一次體驗、某一段經歷,而讓我們的人生真正產生價值的,是那些可以不間斷延續下去的事物。
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是在和邊界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
有限遊戲的參與者為了取勝,會在有限的時間維度下給自己設定許多邊界,摒棄自己一部分的自由。玩有限遊戲就像在做一件有期限的事情,我們做的時候常常假定自己是能永遠活下去的。
與之相反,無限遊戲是一件沒有邊界的事情,所以當我們做的時候,會將時間維度拉長到一生,抱著自己一定會死的心情去生活,透過延續各種無限遊戲,來達成根本自由的狀態。
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有限遊戲,目的是取得勝利從而獲得權力。社會為了提高自身獲勝的機率,設置了一系列的運行機制,用來確保社會中的每一位公民都在玩同一種有限遊戲。
既然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公民,那麼是不是注定一生只能被用來玩各種有限遊戲?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去理解世界的認知模型。或許我們應該用無限遊戲的心態去玩有限遊戲,發現生命的可能性。
雖然人活著總要做些事情,但是考慮到最終要死亡,所以並沒有時間什麼事情都做。我並不奢望活得很長壽,因此「向死而生」倒著思考該做什麼事情,很容易算清楚這輩子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行動。然後把要做的事情,從最重要的開始,列出一份清單,就可以儘量開始做了。
有些事情,在其他人眼裡看起來重要,但對於我來講,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不是通常人們的想法,而就是這份清單。有時候一些人會問我能否抽一些時間幫個忙,我通常都回絕。並非我不給面子,而是我的時間真的只有那麼有限的一點,很隨意地問我要一些時間,實際上是要走我一部分生命。我想得等他們快到生命終點時才會明白的。
這個世界大家其實都在排著隊沿著一條路往前走,停不下來,走到盡頭就是死亡。這時,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開始說笑起來,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整個隊伍便充滿了歡樂。 — — 周国平
有限遊戲是有劇本的,而無限遊戲則是傳奇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