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中研院院士胡佛曾經說道,民主選舉有三個層次:國家認同、憲政結構、基本政策。
美國沒有國家認同的問題,除非夏威夷想要「夏獨」。憲政結構也就是一個「聯邦制」。所以選舉最後要辯論的就只剩下是否加減稅、墮胎或同性戀是否合法化這些「基本政策」問題。
台灣的困境是,國家認同的問題還沒解決,每每選舉佔據新聞版面的都是統獨議題,甚至連憲政結構的部分也在討論要換「總統制」或是「內閣制」。這導致了與民生最相關的基本政策問題反而進展緩慢。
傳統的射擊遊戲裡,因為爆頭即死,所以玩家傾向提高「槍法」來高效殺敵。
但在真實世界,作戰部隊追求的是無傷殺敵,因為受傷的代價太大了。為了不受傷,哪怕降低效率和浪費資源也在所不惜。
有個統計,戰場上平均每兩萬發子彈才能有一發擊中敵人,因為這些子彈主要都拿來做火力壓制。「彈幕」一詞就來源於這裡。
東西方對龍的印象其實挺兩極的,前者認為神聖,後者認為邪惡。有一說,西方神話中所提到的魔鬼形象,恰巧與東方神話中所提到的一些神祇相符合(頭上長角、身體有鱗片)。假設人類起源真的是「外星生物創造論」,或許在西方信仰的這夥外星文明,剛好和東方信仰的文明是處於對立面?比方說:大洪水是西方神所發動,卻是女媧給堵上的。
—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郵件是一個重要的溝通工具。在職場上甚至比見面和開會還要重要。很多人這輩子可能彼此只會透過郵件溝通。那麼一封好的郵件應該長什麼樣呢?我們與人見面的基本禮儀,不一定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保持得乾乾淨淨。一封好的郵件也一樣:
- 郵件禮儀的第一步,就是用真名
- 標題用不到 20 字來總結這封信的核心內容
- 真正的高手,所有文字只有一個顏色、一個大小、一個字型
- 排版只用三種方式:分段(閱讀邏輯)、縮排(層次關係)、粗體(突出重點)
- 每段的首句是整段的概括。用句簡短、用詞簡單、用字簡潔
- 結尾的部分再次總結郵件的內容,並強調對方需要行動的部分
- 收到郵件盡快回覆,代表你的能力、效率、以及重視對方的程度
- 送出前再次檢查標題、稱謂、錯別字、附件
— — 《羅輯思維》
雖然 Slack 已經取代了大部分的郵件使用場景,但是我認為還是一樣受用,甚至對於寫作本身也很有幫助。
Google 收購 YouTube 之後,透過關鍵幀的特徵值提取和信息指紋的比對技術,可以找出兩段影片是否相似,並且根據上傳時間判定誰是原創、誰是拷貝。
因此 Google 制定了一個有意思的廣告分成策略:所有影片都可以插入廣告,但廣告收益全部歸原創影片所有。這樣一來,拷貝上傳別人的影片就無法獲得收入。沒有了經濟利益,就少了很多盜版。
— — 《數學之美》
最近同事推薦了一部公視和 HBO 合作推出的社會寫實劇 — —《我們與惡的距離》。趁著連假一口氣看了四集,真的好看!
故事透過「無差別殺人事件」呈現不同立場的關係者視角,描摹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心理,探究人權律法的掙扎以及精神病識,同時反思媒體現象。 — — 維基百科
一個好的故事不會給你絕對的答案,而是給你「思考」的空間。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加害者的家屬也可能是被害者。如果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要靠不符合程序的死刑殺人才可以討好民眾、討好媒體,那我們殺的人,並不會比殺人犯還少。
這讓我想起最近一部已經棄坑許久、也在討論善惡的韓劇 — —《獬豸》。劇中片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獬豸,能審判善惡的傳說中的神獸。然而,你知道為何祂只存在於傳說中嗎?因為想在現實中審判善惡,是不可能的。
感謝良心電視台公視,讓我們看到台劇並沒有比較差,台灣歐爸還是有希望的(雖然我比較喜歡賈靜雯的演技),在這裡推薦給所有人。
最後,作為同樣感謝的贊助商,這期就特別留個百萬版面(?)給 HBO 放廣告。4 月 11 日,《冰與火之歌》最終季即將播映!究竟最後會是誰坐上鐵王座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