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9的文章

億萬年孤寂

圖片
每周分享第 10 期 億萬年孤寂 《 The Creation of A.I.》( 來源 ) 三皇五帝 考古學上,鑑定文明的標準有三條: 城市(人口五千人以上) 文字 非居住用建築群(宗教、政治或經濟,例如:金字塔) 如果不能同時符合這三條,就只能被稱作「神話時代」。 作為「 四大古文明 」之一的中華文明,其時間長度一直存在著爭議。西方學者只肯承認有甲骨文記載以後的 3000 年歷史(商朝),日本則是承認從夏朝開始的 4000 年歷史,而傳統中華文化圈的民間認知上,通常會從「 三皇五帝 」的神話時代開始算起,約有 5000 年歷史。 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黃河流域的中國( 來源 ) 什麼是三「皇」五「帝」? 中國古代對於皇、帝、王的區分是很明確的。 「皇」指的是天神,「帝」是僅次於皇的存在,再往下才叫「王」(人類真正的首領)。 根據《 史記 》記載,三皇分別為伏羲、神農和女媧,屬於天神級別。五帝則分別為黃帝、顓頊、嚳、堯和舜,屬於「半人半神」的存在。 為什麼後來的王都自稱「皇帝」? 四大文明古國的君王,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稱帝」說法,例如:巴比倫的統治者 漢摩拉比 自稱為「月神的後裔」、古埃及的法老則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 中國的周朝,因為皇和帝都不在了,人類的君王為了張顯自己的地位,也開始自稱「天子」,到了秦始皇之後更是直接取「皇帝」二字來用,自此「皇、帝、王」稱號被統一。 秦王「始皇帝」嬴政 為什麼「皇」和「帝」這些級別的人物都不見了呢? 發現於 美索不達米亞 地區的「 蘇美王表 」,列舉了蘇美文明歷代的統治者以及統治的時間。如果按照王表記載,那些早期的君王統治時間都非常長(幾萬年起跳),怎麼看都不像人類,應該是...

除惡「勿」盡

圖片
每周分享第 9 期 除惡「勿」盡 新聞 春節期間,除了「華航罷工」的新聞之外,另有一則「 抽不出國運籤 」吸引眾人目光。 南鯤鯓代天府抽國運籤,60 支籤都擲沒筊( 芋傳媒 ) 雖然 網路上 已經有人嘗試去解釋其機率的合理性,但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來看,今年沒有「國運」這件事,還是很有八卦的價值。 中華民國即將結束?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閱讀城市》節目上,透過「科學談政治」這個主題,提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細胞死亡、磁吸效應、草履蟲的生態競爭⋯⋯) 其中,柯 P 認為想搞懂兩岸與國際外交的人,一定要去研究「修昔底德陷阱」和「米洛斯對話」這兩篇故事。 修昔底德 是古希臘的歷史學家, 著有《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一書,描述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爭戰。 在談論美中貿易戰的時候,許多人會引用「修昔底德陷阱」來表示兩大強權之間必有一戰,但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美中終有一戰,而是自身該如何在強權中狹縫求生。 米洛斯是一個島國。經濟上,依賴與雅典的海上貿易;血統上,則與斯巴達較為親近;政治上,米洛斯維持獨立與中立。在兩強爭霸期間,儘管雅典曾要求其上貢,但礙於當時正與斯巴達打得如火如荼,故沒有餘力去理會米洛斯。 紅色為雅典陣營、藍色為斯巴達陣營、圈選處為米洛斯島。( 維基百科 ) 隨著雅典與斯巴達雙方簽下《 尼西阿斯和約 》休戰之後,暫時有了喘息的空間,便向米洛斯出兵。米洛斯最後的命運極其悲慘,不但被滅了國,雅典人還殘酷地處決了米洛斯的所有成年男性,並把女...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圖片
每周分享第 8 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文摘 古人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説,認為最完美的人生境界就是在道德、文章及功業方面均有建樹,此為「 三不朽 」。 據説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人能達到三不朽境界,一個是儒家創始人 孔子 ,另一個是明代著名思想家 王陽明 ,還有剩下的半個是清朝中興名臣 曾國藩 。 本周就來分享其中兩位的相關著作,分別是《 王陽明:一切心法 》和《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 《王陽明:一切心法》 南宋理學家 朱熹 的學問也大,為什麼沒有王陽明今天的地位呢?因為他只停留在思想家這個階段。 如果你的思想能夠用於你在現實世界當中建功立業,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就意味著所謂的「成功學」,也就是自己的內心變化可以直接轉化為現世的利益和成就。 作為三不朽代表人物之一的孔子,儒學為什麼很難出現在暢銷書架上,讓現代人感興趣呢? 過去的中國皇權,如果沒有世世代代的儒生不計生死,衝上去阻止皇帝幹壞事,那麼中國的皇權只會更加惡劣。 但是到了民國之後,因為皇權不在了,儒家的思想與成功學搭不上,因為儒家追求的根本就不是成功。儒家追求的就兩樣東西,仁與義,誰跟你講利益?成功學在我這是要不到的。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陽明的「心學」也是儒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目標和儒學也是一致的,那就是當聖賢、做君子,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 傳統上,要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我們很熟悉,就是參加考試。古代的儒生想當聖賢,首先要把聖賢書讀好,找個人格榜樣,向他學,還有向他的那些徒子徒孫們學。這是「向外求」。 但是王陽明不這麼想,他認為要「向內求」。 孔子是聖賢,我不是嗎?他是人,我也是人,憑什麼他是聖賢,我就不是呢?區別就在於,我本來也是聖賢,只是我的心靈被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給污染了。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性本無善惡,一旦跟世界接觸,意念一動,就出現了善惡之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尺叫良知,用這個良知去判斷善惡,最後為善去惡,達到 格物致知 。 亞當和夏娃因為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實,獲得了智慧,被上帝趕出伊甸園。 來源 知行合一 ...